西河·和王潜斋韵
作者:刘子玄 朝代:唐代诗人
- 西河·和王潜斋韵原文:
- 断肠芳草萋萋碧。
和风动□。
柳丝摇曳燕飞忙。
此别盈襟泪,雍门不假弹。
试问寒沙新到雁,应有来书。
皓如楚江月,霭若吴岫云。
天气欲重阳。
老翁娶老婆,一一无弃背。
冠直缝,巾横幅。
琼瑶不遐弃,寤寐如日新。
一夜严凝作苦寒。
天令设四时,荣衰有常期。
泰初日月,季野阳秋。
眼作么是眼,僧谁识此僧。
豹变分奇略,虎视肃戎威。
- 西河·和王潜斋韵拼音解读:
- duàn cháng fāng cǎo qī qī bì 。
hé fēng dòng □。
liǔ sī yáo yè yàn fēi máng 。
cǐ bié yíng jīn lèi ,yōng mén bú jiǎ dàn 。
shì wèn hán shā xīn dào yàn ,yīng yǒu lái shū 。
hào rú chǔ jiāng yuè ,ǎi ruò wú xiù yún 。
tiān qì yù zhòng yáng 。
lǎo wēng qǔ lǎo pó ,yī yī wú qì bèi 。
guàn zhí féng ,jīn héng fú 。
qióng yáo bú xiá qì ,wù mèi rú rì xīn 。
yī yè yán níng zuò kǔ hán 。
tiān lìng shè sì shí ,róng shuāi yǒu cháng qī 。
tài chū rì yuè ,jì yě yáng qiū 。
yǎn zuò me shì yǎn ,sēng shuí shí cǐ sēng 。
bào biàn fèn qí luè ,hǔ shì sù róng wēi 。
※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相关翻译
- 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,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,分两层意思。
1、正话反说
相关赏析
- 大多数献给皇帝的诗歌都比较拘谨,生怕有不当之处,李白的这首乐府诗,写如行云流水,婉转动听,应该说是成功的。既飘飘欲仙,又不卑不亢,规劝之意明显,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。
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,但感情是复杂的。"故国"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。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,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。孔子曾说:"四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"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,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,故有"多情应笑我"之句,语似轻淡,意却沉郁。但苏轼毕竟是苏轼,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,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。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,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,自伤心志,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。在苏轼看来,当年潇洒从容、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?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。这样一比,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。"人生到处知何似,应似飞鸿踏雪泥。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哪复计东西"(《和子由渑池怀旧》)。所以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,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,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,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。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,遂引出结句"人间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"的感慨。正如他在《西江月》词中所说的那样:"世事一场大梦,人生几度秋凉。"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,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。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,何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,脱却苦闷,从有限中玩味无限,让精神获得自由。其同期所作的《赤壁赋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:"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。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,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。"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,宛然是《庄子?齐物论》思想的翻版。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,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。
作者介绍
-
刘子玄
刘知几(661年-721年),字子玄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唐高宗永隆元年(680年)举进士。武则天长安二年(702年)开始担任史官,撰起居注,历任著作佐郎、左史﹑著作郎﹑秘书少监﹑太子左庶子﹑左散骑常侍等职,兼修国史。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《唐书》八十卷,神龙(705年~707年)时与徐坚等撰《武后实录》。玄宗先天元年(712年),与谱学家柳冲等改修《氏族志》,至开元二年(714年)撰成《姓族系录》二百卷,四年与吴兢撰成《睿宗实录》二十卷,重修《则天实录》三十卷﹑《中宗实录》二十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