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天长(柳浪闻莺)
作者:王沂孙 朝代:宋代诗人
- 应天长(柳浪闻莺)原文:
- 波面琉璃花影乱。
绕路黄花拥朝马。
痛伤心,愁极目,懒回头。
祖席依寒草,行车起暮尘。
修行谁会把心降。
所食无直肠,所语饶枭音。
亲之如兄,字曰孔方。
悬河与微言,谈论安可穷。
韦郎好兄弟,叠玉生文翰。
郅都苍鹰,宁成乳虎。
一著一著高,一步一步阔。
步远怜芳草,归迟见绮霞。
醉经秦树远,梦怯汉川长。
高楼上长望,百里见灵山。
富贵功名寿。
锦洞桃花远,青山竹叶深。
(李文道云)小人
- 应天长(柳浪闻莺)拼音解读:
- bō miàn liú lí huā yǐng luàn 。
rào lù huáng huā yōng cháo mǎ 。
tòng shāng xīn ,chóu jí mù ,lǎn huí tóu 。
zǔ xí yī hán cǎo ,háng chē qǐ mù chén 。
xiū háng shuí huì bǎ xīn jiàng 。
suǒ shí wú zhí cháng ,suǒ yǔ ráo xiāo yīn 。
qīn zhī rú xiōng ,zì yuē kǒng fāng 。
xuán hé yǔ wēi yán ,tán lùn ān kě qióng 。
wéi láng hǎo xiōng dì ,dié yù shēng wén hàn 。
zhì dōu cāng yīng ,níng chéng rǔ hǔ 。
yī zhe yī zhe gāo ,yī bù yī bù kuò 。
bù yuǎn lián fāng cǎo ,guī chí jiàn qǐ xiá 。
zuì jīng qín shù yuǎn ,mèng qiè hàn chuān zhǎng 。
gāo lóu shàng zhǎng wàng ,bǎi lǐ jiàn líng shān 。
fù guì gōng míng shòu 。
jǐn dòng táo huā yuǎn ,qīng shān zhú yè shēn 。
(lǐ wén dào yún )xiǎo rén
※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相关翻译
- 此词采用神奇的神话传说和众多的典故,赋予作品以光怪陆离的奇幻性,和情感内容的密度与深度。
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(天宝十四年)或756年(天宝十五年),封常清兵败削官之后,诗人感到更加孤单,无所依靠,因而诗中多漂泊之意。
相关赏析
-
结尾两句“柳外重重叠叠山,遮不断、愁来路”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。徐俯这里是说,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,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。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,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;然而仍然阻挡不住,则愁之深重,更加可想而知了。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,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、山那边,这里是照应开头。起首以树比愁,结尾以山遮愁,前后照应,浑然一体。这个借喻新奇工巧,历来为人所称道。
颔联进一步写“山行”。“好峰”之“峰”即是“千山高复低”;“好峰”之“好”则包含了诗人的美感,又与“适与野情惬”契合。说“好峰随处改”,见得人在“千山”中继续行走,也继续看山,眼中的“好峰”也自然移步换形,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。第四句才出“行”字,但不单是点题。“径”而曰“幽”,“行”而曰“独”,正合了诗人的“野情”。着一“迷”字,不仅传“幽”、“独”之神,而且以小景见大景,进一步展示了“千山高复低”的境界。山径幽深,容易“迷”;独行无伴,容易“迷”;“千山高复低”,更容易“迷”。著此“迷”字,更见野景之幽与野情之浓。
作者介绍
-
王沂孙
王沂孙,字圣与,号碧山、中仙、玉笥山人。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,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,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。有《花外集》,又名《碧山乐府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