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蜡烛诗(代夫赠人)
作者:李梦阳 朝代:明代诗人
- 白蜡烛诗(代夫赠人)原文:
- 浑如暖烟堆里,乍放力犹慵。
独契依为舍,闲行绕作蹊。
一字无题处,落叶都愁。
铭勋悉太公,叙德皆仲尼。
乞与人间作寿星。
城角断,砌蛩悲。
齐景升丘山,涕泗纷交流。
天宇骇,地庐惊。
树声村店晚,草色古城秋。
好将别后,长做归时。
嚣静本殊途,因依偶同寄。
吟思苦,谁游灞桥路杳。
越人传楚俗,截竹竞萦丝。
荡子戍辽东,连年信不通。
翰飞云龙。
- 白蜡烛诗(代夫赠人)拼音解读:
- hún rú nuǎn yān duī lǐ ,zhà fàng lì yóu yōng 。
dú qì yī wéi shě ,xián háng rào zuò qī 。
yī zì wú tí chù ,luò yè dōu chóu 。
míng xūn xī tài gōng ,xù dé jiē zhòng ní 。
qǐ yǔ rén jiān zuò shòu xīng 。
chéng jiǎo duàn ,qì qióng bēi 。
qí jǐng shēng qiū shān ,tì sì fēn jiāo liú 。
tiān yǔ hài ,dì lú jīng 。
shù shēng cūn diàn wǎn ,cǎo sè gǔ chéng qiū 。
hǎo jiāng bié hòu ,zhǎng zuò guī shí 。
xiāo jìng běn shū tú ,yīn yī ǒu tóng jì 。
yín sī kǔ ,shuí yóu bà qiáo lù yǎo 。
yuè rén chuán chǔ sú ,jié zhú jìng yíng sī 。
dàng zǐ shù liáo dōng ,lián nián xìn bú tōng 。
hàn fēi yún lóng 。
※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相关翻译
- 这首律诗对仗工整,语言朴素,风格清淡,如“轻缣素练”(张说评张九龄语)一般。它名为咏物,实乃抒怀,既写燕,又写人,句句不离燕子,却又是张九龄的自我写照。作者的艺术匠心,主要就表现在他选择了最能模写自己的形象的外物——燕子。句句诗不离燕子,但又不黏于燕子,达到不即不离的艺术境界。
诗题中的“蔡氏昆仲”,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。在罗隐离开锦江,经过绵州回到绵谷以后,蔡氏兄弟还在成都。这首诗追忆昔游,抒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。
熏天意气连宫掖,明眸皓齿无人惜。
第三章分两部分。前半部分是第二章的延续和发展,依然写设宴请客,不过用笔极简,旨在“示异”,以免拖沓。“笾豆有践,兄弟无远!”这次邀请是同辈,但酒菜之丰盛,礼节之周到不减于前。联系前面的有关描述,它明确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:无论长幼和亲疏(即诗中所谓“诸父”“诸舅”和“兄弟”)都应互相有爱。这种类似博爱的思想充斥整个诗篇,可以说是总的命意所在。但建议和发展友情的手段却比较单调,用现代的观点来看也未见合适,因为在酒席台上交的朋友多不可靠。也许饮食还是古人主要的交际方式,他们又多以诚待人,布设酒肉圈套,故而被诗人选作表达友情题旨的材料。另外还有反面教训,就是“民之失德,乾餱以愆”。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纷争往往由饮食细故引起,要创建和平局面,就得处理好饮食问题。
相关赏析
- 全词节奏明快,流畅通俗,有歌谣特点,同庆幸恶有恶报的心绪适应,而上下两片的最后一句均有咏叹韵味见感慨遥深。这是一首同时事密切相关的小词,表现了对贤相奸臣之间的人心向背,有历史资料和文献意义,艺术也是圆熟的。
上片写景,景中含情。首句指明地点,时间。暮春时节,自然使人升起一段因时序变化而有的愁思。“绿暗”二字浓墨重彩勾画出“汀洲”的景色。这一句展开了一幅岸渚沉寂,芳草萋迷的画面。接着点染岸边近景;风已平静,落花满地,船帆暂卷,岸边株株垂杨柳,水边只只横斜的木兰舟。在木兰舟中,所载着的是一位萍踪无定的游子。面对这般春深之景,这位游子的感受是“半篙春水滑,一段夕阳愁”。江中春水方生,行船流利,故日“滑”;夕阳西下,游子未归,触景生情,故而生愁。半篙春水,一段愁情,亦有将愁比作春水之意。这里用景物衬托游子含愁的形象。整个上片,由背景引出人物,由远景写到近景,由写景过渡到写情。在写景中,着重摄取“绿暗”、“垂杨”、“夕阳”略带有萧瑟的物象;静风、落花、暮春,皆寂静迟暮的物象,烘托出游子旅愁的沉重。
然而,审美过程并没有到此为止,诗人进一步对画面作了仔细观照,“苍苍”以下六句,即随着诗人视线的转移,由远而近,从大到小,有层次地展现出画面景物。正是在这一凝神观照的过程中,由于画面的逼真,使诗人再一次心生幻觉,坠入迷境。把诗人审美过程中上述微妙而复杂的心理感受及其变化,表现得如此真切生动,是本诗最显著的特色。
“惟有”二字,同中取异,以下四句,全承它而来,转写荷叶的伸张卷曲,荷花的开放闭合,种种风姿,天然无饰。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,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,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、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。但这首诗,却吟咏了荷叶荷花“任天真”的品质,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。“任天真”,既是写花,又是写人。以花性写人性,立意新奇。
作者介绍
-
李梦阳
李梦阳(1472-1530),字献吉,号空同,汉族,庆阳府安化县(今甘肃省庆城县)人,迁居开封,工书法,得颜真卿笔法,精于古文词,提倡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,强调复古,《自书诗》师法颜真卿,结体方整严谨,不拘泥规矩法度,学卷气浓厚。明代中期文学家,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