谒馆阁校勘欧阳公
作者:卓田 朝代:宋代诗人
- 谒馆阁校勘欧阳公原文:
- 古者不嫌名,周公始称讳。
终欲重寻去,僧窗古岸头。
闻君绝弦曲,吞恨更无言。
寂寞断桥南畔,有一枝春色。
照影寒江落雁洲。
万方同感化,岂独自南蕃。
抑抑威仪,维德之隅。
一百八十首,清泠韵可敲。
不得师相访,难将道自开。
子婴孤立无亲,危弱无辅。
夫子芸阁英,养鳞湘水浔。
处约志不渝。
今日妾辞君,辞君遣何去。
园林绿阴初遍。
- 谒馆阁校勘欧阳公拼音解读:
- gǔ zhě bú xián míng ,zhōu gōng shǐ chēng huì 。
zhōng yù zhòng xún qù ,sēng chuāng gǔ àn tóu 。
wén jun1 jué xián qǔ ,tūn hèn gèng wú yán 。
jì mò duàn qiáo nán pàn ,yǒu yī zhī chūn sè 。
zhào yǐng hán jiāng luò yàn zhōu 。
wàn fāng tóng gǎn huà ,qǐ dú zì nán fān 。
yì yì wēi yí ,wéi dé zhī yú 。
yī bǎi bā shí shǒu ,qīng líng yùn kě qiāo 。
bú dé shī xiàng fǎng ,nán jiāng dào zì kāi 。
zǐ yīng gū lì wú qīn ,wēi ruò wú fǔ 。
fū zǐ yún gé yīng ,yǎng lín xiāng shuǐ xún 。
chù yuē zhì bú yú 。
jīn rì qiè cí jun1 ,cí jun1 qiǎn hé qù 。
yuán lín lǜ yīn chū biàn 。
※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相关翻译
- “庭前时有东风入,杨柳千条尽向西”。这两句别具匠心。“时有东风入”为“千条尽向西”之因,在东风的吹拂下,杨柳千条向西摇摆,既写出了眼前景又传递出心中情。因为唐时征戍多在西陲,征人所在,妾之所向,“杨柳千条尽向西”,正形象概括了那离魂倩女,玉立亭亭,忧思万缕,终日西望的情景。如此终篇,收到了情深意挚,含而不露,扣人心弦,余味不尽的艺术效果。
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。一题作“秋情”,赋秋就是赋愁,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,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,故乡沦陷,丈夫病逝,金石书画全部散失,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,饱经离乱,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,浓愁,无尽的愁。
相关赏析
- 此种词原不应以文字论长短,然即以文字论,亦当击赏其笔力之沉厚,脉络之条鬯,情致之深婉,皆不同凡响,倚声而歌,乃振兴中华之必修音乐艺术课也。
这首词的开头三句,似乎是在写景。梅花似雪,随风飘飞,这景象是很美的。但是,如果读者把梅不仅仅当作景物,而是当作生命来看,这景象就是悲哀的了,“犹自多情”一句,更加重了浓厚的悲剧气氛。如果再进一步,把这自然生命的悲剧与人生的种种悲剧联系起来看,这三句就更具有了深广的意蕴,如叶嘉莹女士所说,“写出了所有有情之生命面临无常之际的缱绻哀伤,这正是人世千古共同的悲哀”了。
“迢迢,问音信,道径底花阴,时认鸣镳。”中“迢迢。”换头短韵二字,而意境遥深。它紧承“两地魂消”而来,又引起下边的音信相问,遂将歇拍之想象化为具体,把两地相思情景融为一境。“问音信,道径底花阴,时认鸣镳。”两地相思既深,自会音书相问。不知情人音书如何,却只好时时来到小径里、花阴下,辨认门外过路的马嘶声。底,宋人口语,犹言里。马嘶不言听而言认,即辨认声音。以视觉之字代听觉,妙。
作者介绍
-
卓田
卓田,[公元一二o三 年前后在世]字稼翁,号西山,建阳人。开禧元年(1205)进士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宁宗嘉泰中前后在世。生平事迹不详。能小词,能赋驰声。尝作词云:“丈夫只手把吴钩。欲断万人头。因何铁石,打成心性,却为花柔。君看项籍并刘季,一怒使人愁。只因撞着虞姬、戚氏,豪杰都休。”存于《花庵词选》的凡三首。